谁说日系车不好?10万内高性价比车型对比
威海理想租车网友三四零七 问:
入门级两厢小车,具体该怎么选?
大家好,我是最近才开始关注车类资讯。主要是因为早晚高峰坐地铁实在是太挤了,加上上了就几年班有了一些积蓄,就想买一辆车好歹上下班能舒服点。因为刚拿的驾照,对车也不太懂,就是想选一辆开的轻松省事的车子,看到了瑞奕和飞度,都比较喜欢,有劳牛人,能不能说一下哪个更好?
威海理想租车网友autoxuan 答:
楼主你好,回答你问题的时候,我已经能预见到这回大量网上的朋友们又要把我从头到尾到祖宗八代骂个遍了。感谢你来威海理想租车问日本车,给那些怒火无处安放的朋友们有了一个在键盘上发泄的渠道。以前我喜欢先说点乐子,不过乐子说多了就那么回事,借着楼主的提问,这次我想先说一下对日本车的立场。
首先这就是一个问答的平台,我看到楼主这样的朋友提问,我想能做的就是按照我自己理解,尽可能客观地告诉楼主这辆车是什么样的——当然,我虽然对车的体验还算不少,不过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没有能力做到100%准确,而对于更多道德上的方面——楼主不过是车类网站问个车,道德审判不应该是在这里。你们要是想骂,麻烦移步什么乌有之乡一类的东西,那能让你们过瘾的多。
另外关于日本车本身,前两天我在一个帖子里谈了我对日本车安全性看法,大致意思是说日系豪华品牌安全性一流,中端品牌不比欧美明显差,就又挨骂了。不过重申一遍,我刚才说的是整个品牌的安全性。如果个别车型或者个别平台,那是个品牌都有问题,丰田刹车不行,可大众也断悬挂,奥迪还高速上熄火,福特早年因为省了11刀,让500多人丧生,这种个别案例太多了。网络上那些日本车被撞完让人觉得触目惊心的图片,全都有两个问题——第一,不谈驾驶情况撞击角度和撞击物体光看一张图根本无法得出任何有用的结论;第二,如果要搜德国美国车被撞成那么惨的,只要用心关注,照样能搜出一大堆,只不过日本车被放大了。然后,关于安全性,其实真的是相对的问题——10万的车,它再考虑多少,因为成本限制,绝对不可能跟100万的车做出一个水平。
最后关于抵制不抵制,首先中低端日本车几乎全是合资车,中国企业在里面可有着大量的股权;另外就算买日本进口车,给国家的税做出来的贡献,几乎是原车的0.5-1倍,可比买便宜的国产车给国家的钱多多了。最后,从根本上,我也不觉得这是一个什么道德问题,抵制也根本就是空谈。经济全球化,那些喊着这种玩意的人,其实没一个能彻底不用日本东西的——不然你首先先把二 代 身 份 证扔了,去派出所门口拉横幅去。
对不起,楼主,扯多了,给你说车。
一、车型综述
韩国企业在我的印象中,总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营销做得很值得称道,产品也够炫。但是就是有一个问题,它在最基本的东西上从来干不出优秀的效果。小到手机,三星占了安卓绝大多数的份额,新功能也比比皆是,但是体验下来,除了那些你永远用不到半个月的东西,在常用的功能里面,它们的易用性甚至比不了国产。至于你为什么会买,我觉得还是因为宣传费用。
那么具体来说瑞奕(瑞纳),这个车系沿用了现代近些年非常流行的模式,就是N代同堂。左右它的上一代是雅绅特,在瑞纳出来以后还仍然销 售了一段时间,这种手段对于销量的帮助还是有的。这代瑞纳第一次出现是2010年,当时只有三厢车,后来补了两厢款。今年年初,现代又在没有任何升级只是改了几个样子的情况下,把两厢瑞纳名字改成了瑞奕装成新款。这种小花招,客观上,也许销量确实能上去;但主观上,我确实不喜欢。最后,关于韩国车,跟我刚才对手机的看法基本一样,给一个结论——不管它用了什么流体雕塑然后在花招上下了多少心思,对于日常最常体验到的驾驶感受来说,韩国车能进步的空间还很大。
然后说飞度,飞度是本田2003年推出来的一条产品线,也是近十年来本田最成功的产品之一。凭借当时中置油箱带来的超越同级的空间,以及发动机的优异表现,它在全球市场获得了极大地好评。截止到今年,飞度已经销往了123个国家,前两代累计卖出了500多万台,算是市场的一个奇迹。广本在2004年引入了第一代飞度,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飞度都是人们选择小车时被大量考虑到的车型。
二、动力
首先排量不同,还是,就不直接比直线加速了。另外再说,除了排量的问题,瑞奕的1.4L只是同级别中规中矩的发动机;而飞度上的1.5L,搭载了本田最新的地球梦概念,就不说比1.4L了,它的扭矩到了155,甚至不比1.6L或者更早以前一些车型的1.8L差。而最大功率更是高过市面上绝大多数1.6L(也许是所有)。
关于驾驶感受,先说瑞奕。它跟韩国其他车型一样,在城市里开,能够显得比较灵活。油门初段调校的非常灵敏,开惯欧系车可能开始不太习惯。不过如果是堵车路况,我倒觉得韩国车这种性格开起来倒是省事。碰到大量低速跟车或者停车点火这些路况,油门初段调校的比较灵敏是能给人带来好感的。不过如果想超车或者想偶尔体验一下动力这车就悬了,高转速下动力没有更好地表现,加上变速箱换挡的逻辑不够积极,有种不跟脚的感觉,不过优点是比较平顺。总之,这辆车,动力方面,在堵车路况,想省事的话,表现不错。
飞度的性格相对“稳健”,初段油门设定的不是太灵敏,但也比较好适应。这代档箱舍弃了之前的5AT重新换上CVT——这台CVT跟雅阁上那台有不少渊源,或者直接说,开起来的感受几乎一摸一样。这样楼主大概能有个直观的感觉,对于雅阁这种偏重商务和舒适的中级车,自然不会把档箱调校的有多激进,飞度上这个表现也一样。但跟瑞奕另外不一样的是,飞度在中高段加速,给人的感受是非常轻松的,能让人感觉到动力储备是充足的——而瑞纳,那时候多半已经能感受到发动机的嘶吼以及乏力了。
总结一下,飞度开起来更加沉稳,但动力储备让后段加速非常轻松;相比而言瑞纳低速显得很活泼,中后段加速比较乏力。
三、底盘
这两辆车底盘倾向是不一样的,飞度偏沉稳,瑞奕偏运动,这是一个大前提,看楼主怎么选择了。
细说下来,先说瑞纳。刚才说的是倾向,但是在倾向下面还有调校水平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我认为韩国车一贯的底盘功力都,怎么说,“很有进步空间”。除了北京的出租车以外,我第一个接触到并且开了一阵的是福瑞迪,那辆车让我彻底对韩系底盘失去信心了——零碎震动几乎过滤不掉,底盘不够厚实,过弯侧倾又太大,完全没有信心可言。至于这辆瑞奕车身重心比较高,底盘仍然比较“轻浮”,转向不够灵敏,调校水平离这个级别比较顶级的运动型车还有不少差距。不过它也不是一无是处,就是我从头到尾一直强调的,开起来非常轻松,底盘水平也比之前进步了一些。
然后说飞度。飞度整体的调校思路以城市开为主,基本不太考虑运动性,它对侧倾的抑制一般,中置油箱的设计对于前后重量的配比影响也比较大,过弯灵活性不足。不过在舒适性的取向下来看,其实它调校的水平还是非常可圈可点的。底盘质感非常厚实,零碎震动过度的也比较优秀,调校水平个人感觉已经强过了POLO,但离这个级别的标杆嘉年华还有差距。唯一的缺点是高速行驶时后悬挂的稳定性稍微欠缺。
总体而言,飞度跟瑞奕的个性不一样,但是飞度的底盘水平是强过瑞奕的。
四、牛人忠告
1、之前提及两个事,飞度的出镜率非常高。再这个主题下,我想关于这两件事说明一下。
首先,就是防撞钢梁,飞度几乎每次都以反面角色出镜。这事是这样的,比如你拿锤子砸桌子,中间垫一本书,那肯定要比直接砸桌子好,这证明了防撞钢梁确实有用。那么至于在什么情况下有用——我们换个例子,便于理解,极端点——你拿锤子砸一个垫着一块铁板的玻璃——力量会直接震碎那块玻璃,铁板虽然没事,但不会起到什么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一本书的效果更好。
所以这就是说,防撞钢梁必须跟被保护的目标相匹配,起到吸能的作用。如果飞度用的是蒙迪欧的防撞钢梁,那一点用都没有,撞击的时候钢梁没事,但车内仍然会受到损伤。所以,如果你开车连安全带都不系,防撞钢梁也给你提高不了多少的安全性。而且,防撞钢梁给保险公司带来的利益,比给你的利益大。
再有就是从飞度开始的话题,“日本车在本土用的是最好的技术,欧洲二流,中国末流”这个说法,也说明一下。日本本土资源匮乏,它对全球市场的依赖要比欧美系大得多。所以说,正确的说法是,如果有了新的技术,日本会先在本土尝试,稳定了并且获得消费者承认了以后,才会推广到全球市场。至于来到中国都是末流的说法——你们说的可几乎都是合资车型,具体为什么末流,仔细想想。
2、如果楼主想体验动力的话,建议选择飞度手动版。
五、结论
还是最后再强调一下,如果对车辆要 求真的不高,那这辆瑞奕还真是值得选择车型。他开起来非常轻松,偶尔也能展现出一定的灵活性。这真的是韩系车为数不多的优点之一,但恰好符合楼主的需求,所以楼主可以考虑。
(444人了该内容)
神
最新
威海理想租车www.coste.cn威海考斯特专家
http://www.coste.cn_470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