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合资股比:放开不是汉奸/坚守必须无耻
NextCar网友问:
汽车合资股比放开好还是不放开好啊?求大神指教!
这几天汽车合资股比放开不放开一直在热炒,有人说放开就是汉奸,这是汽车行业的事儿,求深入分析,不想蒙在鼓里了,哈哈!
NextCar网友答:
这问题好深奥,不过,看在大侠人品爆发的面子上,我也斗胆说两句,一家之言,若有巧合,纯属雷同。
在上周13号中汽协产销数据发布会上,中汽协副秘书长董扬特意把中汽协反对股比放开的文件打印成册,发给与会记者每人一份,从先前“谁放开股比,谁就是汉奸”的言论,到在发布会上一板一眼地分析股比放开后的危害,董扬似乎成为保护中国汽车工业的“使者”。
正是因为他坚持“股比不放开”的言论而得到不少人力挺,当然,也得到一些人的强烈反对。新华社高级记者李安定一直是放开股比的倡导者,在听到董扬放开股比的汉奸伦后,隔空喊话约架董扬,并称“辩不过董扬就裸奔”。
当然,股比放开之所以争论不休,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对官方言论的过分解读与曲解,去年,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的“进一步放开钢铁、化工、汽车等一般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包括放宽外资在注册资本、股权比例、经营范围等方面的限制”言论,以及近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肖春泉“中外合资生产企业的中方股份的比例不得低于50%。这个50%的规定,应该符合我们当时的入世承诺”的发言,令不少人过分解读出距离“股比放开”的春天已经不远了。
不管舆论怎样激荡,亦不管政策是否会与时俱进进行修改,但有一个问题是需要正面回答的,股比放开好还是不放开好?
有人说,放开股比是找死,不放开股比是等死。
当然,我对这个观点并不赞同,找死和等死都不是最好的方式,因为结果是“死”。那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是寻求“活”,而且要“活得更好”。
就目前来看,不放开股比各大企业活得的确不错,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在合资企业的帮衬下利润相当可观,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左手渔翁之利,何乐而不为。
不过,我也应该看到,在汽车合资企业成立近30年以来“技术换市场”的天真无邪外方在技术领域的强势“强奸”,合资公司中,中方人员只能是“副手”,属于位卑言轻,上汽在与大众合资近30年中,并不能自己另起炉灶,不得不四处收购以解“技术之困”,有2005年时候打水漂几十亿收购双龙的不欢而散,也有收购罗孚技术品平台自己动手敲敲打打拼装整车的艰辛,对等股比的合资模式给上汽带来了什么呢?退一步讲,当下炙手可热的朗逸车型是由上海大众自主研发,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在技术上中方会得到一半的技术,事实何如呢?
一汽在大众品牌与奥迪品牌的裹挟下已经沦为代工厂,这样固守股比的意义何在?作为最热衷合资的东风来说,仍然在乐此不疲的买着神龙汽车淘汰的车型,脱胎于轩逸的风神A60销量稍有提高边乐不可支。相反,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说:股比应该放开,而且三十年前就应该放开!
此外,长城汽车也收到过外资汽车企业的橄榄枝,但是,长城汽车坚持不搞合资。吉利汽车收购世界级豪华品牌沃尔沃,长城汽车成为利润堪比法拉利的中国民营汽车汽车,这难道不令那些坚守股比能保护中国汽车企业的人蒙羞么?
保护汽车工业是应该的,而且是必须的。针对股比不放开是保护中国汽车工业、坚守国家利益,汽车分析师封士明称,首先,不基于人民利益的国家利益是个伪命题。其次,可怕只针对于合资中的国有企业成立,对民企而言,放开股比反而是机会。国家利益不只是皇亲国戚的利益。
笔者认为,如果坚守股比不放开仅仅是为了保护几大国有汽车集团的受益,那么说“保护中国汽车工业”就颇有无耻的味道。保护汽车工业没有问题,而且必须要保护,但是请不要打着股比不放开幌子去绑架汽车工业、人民利益。
正所谓“不破不立”,不去找死,亦不等死,更别拿着“股比不放开”做盾牌。坚守股比对等的人担心的是,“股比对等都学不到技术,外资控制必定沦陷”。但事实呢?正如李书福所说:(放开股比)这个东西这时放开都太迟了,如果再不放开就更加麻烦。产业政策一味保护国内汽车工业,就像父母过度对孩子溺爱一样,不仅不会让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反而只会一味地削弱本土汽车工业的竞争力。
(2人了该内容)
神
最新
威海理想租车www.coste.cn威海考斯特专家
http://www.coste.cn_134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