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倾情讲述 江淮历经艰辛的发展史
威海理想租车网友 我和春天约会 问:
本人只支持自主品牌,想买辆江淮的车,谁了解这个公司的历史,给倒腾倒腾?
去年赚了点小钱,前几天在网上瞅到了江淮,感觉车型配置还不错,不过听卖车的小姑凉夸这个牌子夸得天花乱坠的,感觉有点虚,还是打算SUV车型瑞鹰II开售后入手一辆。
哪位大神能说说江淮的真实历史?
威海理想租车网友 小墨鱼吐泡泡 答:
看来楼主前几年买了不少房,估计股票也赚了不少喔~恭喜发财恭喜发财啊~!现在是打算进军汽车行业了么?楼主对国内汽车业似乎不是太了解,缺不缺向导、模特、司机什么的,小墨鱼我第一个举手报名楼主的火热招聘喔~
楼主的眼光不错,江淮很有中国人的品质中庸——“不温不火”。但对大多数国人来说,“江淮”这个名字似乎还是有那么点儿陌生。在商用车领域默默耕耘了几十年,江淮看似中庸甚至平庸但它有着一段艰辛、坎坷的发展历程,楼主想了解江淮汽车的历史,那小墨鱼就勉为其难的从头开始说起咯,楼主不要嫌小墨鱼啰嗦喔!
1964年5月,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前身(巢湖配件厂)成立(图为原厂貌),巢湖汽车配件厂也就此正式挂牌成立,而它便是江淮汽车的前身。
1968年4月,靠着东拼西凑的设备和各方支援的技术人员、工人,第一台2.5吨载货汽车诞生,虽说这台完全由工人手工打造的汽车有着不少缺陷与漏洞,但安徽人还是满怀信心的将这个喜讯上报给了中汽公司,中汽相关领导得知后非常高兴,要求他们尽快将这台车带到北京,让中央的领导们参观、评判一番。除此之外,安徽还向中央正式提出了上马汽车项目的计划,想借此机会得到中央的认可。
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江淮汽车制造厂在新一轮整合后脱离军工企业背景,被划归机械局管辖。 此后江淮汽车制造厂一直在省机械局领导下生产汽车零配件及部分商用车型,几乎不涉足乘用车领域,也正是因此,江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均属于“只干活、不出名”的阶段,只有在某些军队及工程车辆身上才能找到“江淮”的字样。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进了各行各业,我国汽车工业也在这一时期快速发展,乘用车领域更是迅速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此时江淮汽车制造厂由于并不熟悉乘用车业务,想向这个市场发展其实并不容易,江淮汽车制造厂经过仔细研究,决定对企业进行第一次转型,将精力投入到客货车底盘领域,着重研究生产客车、货车底盘。
1990年,江淮创造性的开发出了一款客车专用底盘,结束了我国长久以来客车只能由货车底盘改装而来的历史,也让江淮在客车底盘领域站稳了脚跟。同年5月,36台轻卡及24台使用江淮底盘的客车出口至玻利维亚,代号为HFC6700的客车底盘也在同期被列入1990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江淮汽车制造厂此后还与天津“中国汽车技术中心”合作,继续钻研开发新的客车底盘。
1995年,客车专用底盘销量名列全国第一(图为江淮客车专用底盘存放区)
在客车底盘领域不断发力的同时,江淮也在不断推动自己在轻卡领域的发展。
1996年,代号为HFC1061的江淮轻卡帅铃上市,售价在13万元左右。作为江淮汽车的核心业务,轻卡共包括三个层次的产品线,分别满足高中低档消费市场的需求,高端系列车型为帅铃1-3,中端车型为康铃、骏铃、威铃,低端车型有好微、好运、大好运等。
1999年9月30日,由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新加坡金狮亚太有限公司、安徽省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安徽省机械设备总公司以及武汉天喻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这五家股东发起的重组计划实施,江淮汽车制造厂正式改制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0年三月兼并安徽皖东机械厂,将其组建为安徽江淮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2001年08月24日,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600418)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图为左延安董事长为江汽股份上市鸣锣)
2003年10月28日,第一台名为格尔发的重型卡车成功下线,标志着江淮汽车公司正式拉开了生产重型卡车的序幕,江淮旗下轻、中、重型卡系列商用车产品线也已经形成。给力吧!
2004年2月,乘用车汽油发动机开始批量生产(图为江淮汽油发动机)
2004年11月,江淮乘用车生产基地投入建设(图为乘用车基地奠基场景)
2005年4月28日,经过多项改进的新格尔发重卡上市,由于此时江淮与现代的合作已经频临破裂,因此这款车的驾驶室、车架以及前后桥等关键零部件均是由江淮自主研发生产,他们充分吸收借鉴了此前现代汽车公司的成熟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实际运用到了新格尔发重卡的生产中。
2005年6月15日,“JAC—意大利设计中心”成立(图为左延安董事长为JAC–意大利设计中心成立揭牌)
2006年9月30日,企业技术中心获国家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图为江淮汽车技术中心)
在意大利设计中心如火如荼建立的同时,江淮与韩国现代的合作关系也走到了尽头,2006年10月,江汽集团董事长左延安透露江淮于韩国现代长达10余年的技术合作将在2007年告一段落,江淮汽车将由此彻底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当时这条消息在国内汽车市场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许多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与韩国现代的“分手”可能会导致江淮在技术端的缺失,但对于自主品牌企业的长久发展来说,散伙似乎不是件坏事儿。
时间跳转至2007年,已经与韩国现代彻底分手的江淮汽车公司开始全面向乘用车市场进军。2007年3月18日,江淮汽车公司自主创新的新款商务车瑞风·祥和正式上市,与它一同上市的还有一款名为瑞鹰的新车,江淮官方将其称之为SRV,也就是运动休闲车。
2007年中国汽车总评榜,江淮瑞鹰荣膺“年度最佳SUV”大奖
2009年9月,江淮乘用车30万台下线(图为江淮乘用车第30万台轿车下线)
2009年10月,江淮和悦RS两厢轿车全球上市(和悦RS两厢轿车上市仪式现场)
2010年9月,江淮汽车集团与美国NC2(纳威司达)公司各出资50%,成立安徽江淮纳卡重型车有限公司,设计产能为每年8万台。不仅如此,纳威司达还与江淮签订了发动机合资项目协议,并将Maxxforce发动机品牌正式命名为“迈斯福”,主要在江淮重卡车型上使用。同一个月内,江淮汽车集团还在安徽省蒙城县经济开发区内投资建成了江淮安驰汽车有限公司,作为江汽集团旗下的独立子公司,江淮安驰主要负责生产SUV/皮卡、微货及电动车三大平台的四种产品。
同样是在2010年,江淮开启了新能源轿车的研发与生产,当年北京车展上,江淮和悦混动车型的出现就曾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在广州车展上亮相的同悦纯电动车更是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轰动。据了解,这款纯电动车是在江淮同悦平台上开发而来,电池组能量15kWh,续航里程可达130km。
2011年3月18日,江淮汽车向巴西出口了第一批200台轿车,与此同时由巴西经销商SHC公司投资建设的50家江淮汽车经销网点也正式开业,江淮汽车的出口业务就这样走上了正轨。
2012年广州车展开幕前夕,江淮乘用车正式发布“瑞风+和悦”双品牌运营战略,未来江淮乘用车产品将按目标客户属性差异分别归入瑞风与和悦两大品牌中,并统一采用“品牌+字母+数字”的命名方式。
2013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江淮同悦轿车底盘周围钢板及车身钢板锈穿,许多车主同时表示他们发现问题后曾多次申请维修、更换车辆,但并未得到江淮方面的妥善解决。
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人们对江淮汽车品牌的强烈关注,2013年3月16日上午11点整,也就是央视3.15晚会曝光车身锈穿事件后一天,江淮方面立刻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将召回问题批次的江淮同悦轿车,彻底、妥善的解决此次问题。也正是由于这个几乎“晴天霹雳”般的消息,很长一段时间内,江淮的一举一动都完全暴露在媒体的闪光灯下,江淮此后的产品投放节奏也因此受到了不大不小的影响。很伤呀!
点评:
经历二十多年蛰伏的江淮汽车尽管有着诸如知名度低、技术尚不成熟、市场经验不足等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江淮依然坚持着商用车、乘用车并重的双线发展原则,硬是在几年内便完成了整个乘用车产品线的布局。有过模仿借鉴,也尝试过“拿来主义”,如今江淮汽车已经彻底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试图在竞争惨烈的国内汽车市场寻求一线生机。
楼主,我不得不说你相当有眼光啊,看上江淮这样有风骨的国内汽车品牌,想必也是一个位颇有风骨的老板咯,好车配老板,好鞍配好马,就好像美女配阿哥,软妹配硬汉,楼老板打算啥时候迎娶小老婆呢~小墨鱼在这恭喜喔~记得包个大大的红包给辛辛苦苦把楼主小老婆家族摸清的小墨鱼喔~ ~(≧▽≦)~
(3人了该内容)
神
最新
威海理想租车www.coste.cn威海考斯特专家
http://www.coste.cn_197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