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啥用?不明觉厉的车内配置
现在消费者买车,动力部分已经不再是决定性因素了。舒适性配置更多时候是普通消费者评价一台车好坏的直接因素。兰博基尼,布加迪这种超跑算的上“极致动力”吧。你让他不装空调试试。现在厂商每出一款新车,其车上总会有形形色色的舒适性配置,而其中有一些就属于那种“不明觉厉”的。说不上有多大用,但车上总会有。而且,一般装了就会卖的更贵。
我不做蜜蜂—花粉过滤装置
花粉过滤器主要安装在轿车、豪华客车的空调送风循环系统当中,以实现车内空气环境的净化目的。它能有效阻止各类污染物及汽车排放的废气进入车厢内。特殊的花粉过滤器还可采用活性炭技术实现车体内有害化学物的空气污染控制。但是,真有这么神奇吗?
花粉过滤最早出现在日系车上,由于日本环境绿化程度高,国民卫生条件极高。加上民众对个人卫生的高要求。换句话说就是“卫生环境太好了导致免疫系统应激机制下降。”日本人各种过敏花粉病例特别多。这也算一个“美丽的错误”吧。但在中国。这东西怎么说呢……以中国人“百毒不侵”的体质感觉用不上。花粉过滤的主要原理是使用活性炭这类材质将空气中的大颗粒物质隔绝在车外。那这么说,对我们中国特色的“霾”是不是有用呢?
霾的颗粒一般为1微米—10微米,而花粉过滤最小一般为30微米……那么对我们来说,这用途真心不算太大了,反正这基本上也成了车载空调的标配功能。猫弟觉得,有当然更好,没有也不必强求的功能。不要刻意去夸大它就好。
今天的太阳是绿的—天窗变色
一大清早,你开心的钻进自己的爱车,看着边上的绿化带。打开天窗,感受阳光,一天好心情!嘴里哼着:要想生活很满意,每天都得看点绿……不对啊,怎么阳光都是绿的?!
天窗变色,一般只出现在高端豪车上,旨在驾驶者可以通过一个按钮来选择深浅两种颜色模式,透明模式下能够比常规天窗接受更多的阳光照射;而深色模式下能够避免阳光直射车内,从而保证车内舒适的温度。
这个天窗的工作原理是,当天窗玻璃受电流时,天窗材料内的分子结构能够使得阳光顺利通过天窗,接受阳光的直射。而未通电状态下,其材料的分子结构将发生变化,阻挡过多阳光的照射,从而稳定车内温度。透明模式下同样可以有阻碍紫外线和红外线的效果。
额,这逼格太高了,晒个太阳都要晒处理过的。难怪说有钱了就得有独特的“生活方式”。这配置猫弟也高攀不起,只看看,不说话。(⊙o⊙)
强行升格调—碳纤维内饰
前段时间《一步之遥》的上映告诉我们,怎样把钱花得“讲究体面”。而汽车上的碳纤维内饰,就是告诉你怎样使一台车变得很“讲究”。
曾几何时,汽车上刮起了一股“高碳风”“要想卖得出,就得加点碳。“已经成了各路车企的的统一认识。碳纤维中控,碳纤维门把手,碳纤维内饰条,加加加,能加就要加!
猫弟在此弱弱的插一句,加这些碳纤维意义何在?你车体用碳纤维结构,我服,你装碳纤维导流板,我服。碳纤维内饰对于全车性能毫无提升,要说提升质感,这类10几万的车提了质感就能强行客串”布加迪“?老老实实做个真皮包裹看着舒服得多。
各位在挑选自己的爱车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捂紧钱包。别被这种小小的“面子”给忽悠了。而忽略了车的本质。
给你用你会用?—车顶行李架
车顶行李架便于外出旅游携带大量物品,从而增大车内空间。但是在中国利用率很低。因为一般的物品放置在后备箱就可以了,既方便又安全。而且安装车顶行李架会增加车辆的风阻,从而增加油耗。如果是大型物品放置在车顶行李架上,根据中国的路况,往往会因超高或超大而增加安全隐患。
在国外,家庭出游通常会装载着自行车、滑雪板、皮划艇、冲浪板,野营及其他一些运动和休闲装备,这在中国是很少见的。这种国外的“优质生活理念”目前尚未在中国普及。这东西很少看见人去用,只是作为一个美观设计而存在。
况且,给你个行李架,你知道怎么去装么?
到底要去哪?—车载导航
刚闭幕的CES展上,“车辆信息化”的蓝图已经被各路厂家描绘的淋漓尽致,但在车载显示屏最基础的导航功能上,各车厂的表现实在是不敢恭维。原厂导航打信息的滞后性无法和无法实时更新导致了车主被“带沟里”的情况时有发生,而第三方导航的快速发展,使得淘宝上“车载手机支架”的销量屡创新高,这算不算车主对导航功能的一种无奈妥协?
车载导航的倒霉事,已经被了太多次了,猫弟也没找出什么新的槽点。只希望厂商们能够做出更多的改进。将导航技术不断完善。毕竟导航才是车主们能接触到的最简单的“高科技”。
以上猫弟提到的,都是一些日常使用时用处不大,但却很常见的一些配置,也希望车厂们能不断改进,做出一些”中看也中用“的实用配置。毕竟,一台车的基本属性就是“实用”。
————————————————————————————————————–
自媒体牛人“一毛汽车网”供稿 微信号:gh_82ca6e001ac6
(200人了该内容)
神
最新
威海理想租车www.coste.cn威海考斯特专家
http://www.coste.cn_473509.html